2014年9月29日~10月3日,張為華理事長攜團赴加拿大多倫多(Toronto,Canada)會展中心參加第65屆國際宇航大會(The 65th 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 IAC2014)。
湖南省宇航學會共6名科研人員組成學術考察團赴本次大會,代表團團長張為華理事長是國際宇航聯宇航動力學委員會委員,在本屆大會上主持了軌道動力學分組報告會。
在本屆大會召開期間,國際航天展覽會同期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各類航天企業、機構和國際組織參展。參加國際宇航大會期間,代表團積極利用會場交流間隙與加拿大當地知名高校的教授進行交流,同時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專家學者開展學術交流,商討建立合作機制。
本屆大會由國際宇航聯合會(IAF)、國際宇航科學院(IAA)和國際空間法學會(IISL)聯合主辦,加拿大航空航天學會(CASI)承辦。這是繼1991年在蒙特利爾承辦第42屆、2004年在溫哥華承辦第55屆國際宇航大會之后,加拿大第三次承辦世界航天界的“奧林匹克”盛會。國際宇航大會由國際宇航聯合會主辦,每年舉行一次。國際宇航聯合會成立于1950年,是航天領域世界領先的全球性科研自治組織,致力于“為了人類利益合作的外空活動世界”,在國際航天學術領域影響廣泛。本次大會的主題是:世界需要航天。本次大會層次高,規模大,內容豐富,具有很高的學術交流價值。大會包括全體會議、分組討論、航天展覽會等活動,以支持所有航天相關活動領域開展國際合作。與其聯合舉辦的另兩個學會國際空間法學會(IISL)和國際宇航科學院(IAA)均創建于1960年,這三個國際組織始終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
本屆國際宇航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的航天政府機構、工業部門、科研院所、學術機構的航天管理專家、科技人員、空間社會科學研究人員、現役及退役航天員、高校師生及媒體人士共3000余人參會,錄用論文數量達到2381篇,共辦7場全體會議、15場“全球網絡論壇”會議、3場亮點報告、1場最新進展報告、170余場專題分組會、各類社會活動和科普活動300場左右。各類全體會議和專題論壇體現了各國對空間應用和政策、空間資產、商業航天、載人飛行、空間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深空探測、全球氣候變化、空間安全、空間治理等熱點話題的關注。專題分組會則涵蓋了空間推進技術、空間運輸系統、空間操作、空間碎片、空間能源、空間材料與結構、知識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空間基礎設施、微重力科學、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教育、空間法律、空間政策、空間經濟、空間歷史、空間與社會、空間與跨文化交流等各個領域。
宇航動力學委員會覆蓋了宇航動力學的各個分支:衛星軌道動力學、攝動和穩定性;地球軌道和行星際任務的研究,包括軌跡優化和在軌機動;運載火箭軌跡優化、軌道轉移和位置保持;空間站姿態動力學,包括姿態確定和控制;大空間結構和多體結構的動力學與控制;利用現有系統進行大地位置確定;利用GPS和其它系統進行民用導航與自主導航;空間機器人動力學;火箭和航天器的制導和控制;航天器再入等研究方向。該委員會與IAF和IAA在空間站、空間探索、星際空間探索、空間系統、材料方面的委員會長期保持合作。